完善金融支持科创体系,这不仅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科技型企业的殷切期盼。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重点是要完善信贷支持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信贷产品体系,如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
7月底,公开市场再现300亿元逆回购操作,打破了7月以来每个工作日100亿元的操作惯例。7月29日、30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发公告称,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7天,中标利率维持在2.20%不变。
中国银保监会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强调了要推动增强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强化对新发展格局的金融支撑,持续提升金融支持“六稳”“六保”工作质效。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5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增幅和过去几年每个季度的增幅基本相当。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的外债规模稳步增加,当前延续了这一态势。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增加了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中国证监会对此回应,两国监管部门应就中概股监管问题加强沟通,为市场营造良好的政策预期和制度环境。
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党委近日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再度强调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新冠疫情延续一年多来,得益于疫苗接种推进、各国抗疫强力政策实行,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至暗时刻。与此同时,久违的通胀压力重回人们视野。
“近期外币存款增加,由境外和境内主体各贡献一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截至6月末,银行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境外非居民存入,三分之二是境内居民存入。从增长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银行外币存款增加了1297亿美元,其中,境外非居民存款是640亿美元,占整个存款增量的49%,来自境内的是658亿美元,占51%。这是1万亿美元存款余额的构成和增量的构成。从境外存款来看,主要是境外中资背景企业境外上市和发债后筹集资金存回,这对于跨境资金的净流动影响和外汇供求影响基本不大。
虽然影子银行主要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 但影子银行的业务会在多个市场、多种金融机构之间交叉运行,这就使金融风险在不同市场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传染性大大增加。一旦失控,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从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系列操作来看,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的基调。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需要政策对经济运行保持应有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降准是为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当前货币政策仍坚持稳健取向,着力增强稳定性有效性,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愈加明显。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来看,年初至今总体呈现出由升到贬、再由贬到升、随后再度贬值的趋势。在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下,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对企业尤其是国际业务较为活跃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重要影响。